今天是:
冼夫人、冯宝、冯仆、冯盎、冯智戴
来源:   发布时间:2017-04-07

梁大同元年(535年),高凉太守冯宝与冼夫人结婚,其后子冯仆任阳春太守,孙冯盎领漠阳太守,曾孙冯智戴任春州刺史。至唐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冯智戴逝世。冼夫人及其儿孙统辖、治理阳春地方共163年,其事连续交错,故撰合传。


谯国夫人冼氏,名英,史称“冼夫人”,历梁、陈、隋三代,为岭南各族人民杰出首领,是岭南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、民族团结的女英雄。


冼夫人出身高凉俚族首领家庭。其先人为秦始皇时戍军真定人沈汭与南越一女首领结婚,开创冼氏宗族,世为高凉部落“大都老”。冼英生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(512年)农历十一月初四日(摘王兴瑞《冼夫人年表》)。少年时就很聪颖,喜习武,善谋略,助父兄行军用师,抚循部落。其兄冼挺恃部落富强,侵掠旁郡,掳卖奴隶。冼夫人多方规劝,解仇息兵,改革掠卖奴隶恶习。梁武帝萧衍因西江以南各部落首领不服朝廷管理,互相攻击,派兵征俚垌。于普通四年(523年),分高凉郡北境设立阳春郡;大同元年(535年)任西江督护孙为高州刺史,治理西江以南地域。梁武帝实行羁糜政策,安抚地方民族首领,仍任冼挺为南梁州刺史,住所在西巩城(阳春八甲镇西城村),给以名号治理部众。该年,冼氏与罗州刺史冯融儿子、高凉太守(治所在今阳江市境)冯宝结婚。


冯宝曾祖父冯弘是北燕国王(汉族),北燕为北魏破灭,冯弘逃奔高丽,派儿子冯业领宗族部曲三百人乘船出海,南下投奔宋朝,初住于新会,后封为怀化侯、罗州刺史,传至冯融三代,虽有侨置“罗州刺史”名号,但本地部落“都老”、“洞主”不听号令。冼英与冯宝结婚后,便约束同族,服从高凉太守命令。她和冯宝审理案件,部族首领犯法,即使冼姓亲族也一样依法处治,因此在地方上很有威信。


梁武帝太清二年(548年),侯景反叛,进攻京城建康,高州刺史李迁仕派人叫冯宝去见他。冼夫人劝丈夫不要去,说:“刺史无缘无故不会找你去,刺史奉召带兵救援京城,称病不去,派大将杜平虏顿兵大皋口观望不前。他叫你去高州,必然有诈,把你扣留作为人质,调拨你的部队。你不要去,且等待几天再说。”几天后,得到消息,李迁仕果然反了。杜平虏正领兵和梁都督陈霸先交战,阻止陈军北上援救京城。冼夫人为冯宝出主意:“杜平虏一时回不来,李迁仕在高州没有能力,你带兵去必然会打起来,不如卑辞厚礼,说你一时离不开,让我代你去送礼参见,他必然不防备。”冼夫人带了千多人化装民夫,挑着礼物,从高凉郡治所出发,声称到州“输赕”,李迁仕没有防备。冼夫人队伍到了高州治所(今阳江)栅门之下,叫开门,立即发起进攻,李迁仕战败,逃走依附杜平虏军队。冼夫人乘胜追至南康郡和陈霸先会师,活捉李迁仕。都督陈霸先选集精兵三万多人继续北上,命冼夫人率老弱兵回守郡城。冼夫人回来向丈夫禀告出征始末,并告诉冯宝说:“陈都督不是常人,很得众心,一定能平息侯景叛乱得到天下,你要好好交结和供应物资才是。”


公元557年,陈霸先即帝位,国号陈,年号永定。霸先以冼氏夫妻为国有功,封冯宝为护国侯。陈永定二年(558年)高凉太守冯宝死,安葬于阳春。陈朝初建,岭南秩序混乱。冼夫人安抚各族首领,派九岁的儿子冯仆在各酋长护送下到丹阳朝见陈武帝(霸先),朝廷封冯仆为阳春太守。冼夫人辅冯仆在阳春执政,于晾伞岗下(今阳春轴承厂址)建筑阳春郡土城。


冯仆,字纯贤,出生于梁太清二年(548年),在阳春郡太守任内,娶冼氏族女为妻,生养有魂、暄、盎等三子。陈太建二年(570年),都督十九郡军事、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叛,朝廷派车骑将军章昭达领兵讨伐。欧阳纥召冯仆到高要,要其共同起兵反陈。冯遣使者转告母亲冼夫人。夫人对使者说:“我忠贞报国已经两代,不能为你而有负于国家。”立刻部署军队拒守郡界,并传檄各郡,带领南越酋长率兵迎接章昭达,内外夹攻,大败欧阳叛军于洽洸,欧阳纥被擒,冼夫人军进广州救出冯仆。朝廷叙功,封冯仆为信都侯,加平越中郎将,转石龙太守;派使者持节册封冼夫人为中郎将,石龙郡太夫人,给绣油络驷马安车一乘,鼓吹一部,麾幢旌节,卤簿仪仗同州刺史一样。  


陈至德二年(584年)冯仆死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隋灭陈。岭南各郡一致推举冼夫人为主,号为圣母,保境安民。隋文帝派柱国韦洗为行军总管,安抚岭南。平越中郎将王勇、豫章太守徐璒拒守五岭及南康郡。冼夫人接隋朝使者持陈后主叔宝劝降书和兵符信物,知陈朝已亡,便召集首领和部众数千人,向北痛哭一天。为了岭南安定和隋朝和平统一,冼夫人派长孙冯魂领兵北上衡州,劝王勇投降,迎接总管韦洸入广州。隋朝封冯魂为“仪同三司”,册封冼夫人为宋康郡夫人(郡治在今阳江县西)。


隋朝统一岭南,即废除梁、陈间实行羁糜政策所设各小郡小县,阳春、电白、连江、良德等郡均降为县,属高凉郡,许多小县合并或撤销,废除酋长每年向州的“输赕”,开始和中原一样征收粮税,冼夫人在管辖范围内遵行新政。



开皇十年(590年)番禺俚人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,岭南各族首领大部分起兵响应,王勇自杀,冯魂不知所终。叛军围困广州城,总管韦洗作战负伤而死,副使慕容三藏派人向冼夫人求救。冼夫人派次孙冯暄带兵救援广州。冯暄和王仲宣部将、罗州刺史陈佛智友善,按兵不动,冼夫人大怒,逮捕冯暄囚于高州(今阳江)监狱,改派三孙冯盎带兵进攻,杀了陈佛智,会合隋军击灭王仲宣,救了广州。冼夫人披甲骑马,张着锦伞,领骑兵护卫隋朝侍郎裴矩安抚岭南各州,各地首领都参拜迎接,接受隋朝官爵,岭南地方从此安定。隋文帝追封冼夫人已故丈夫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,册封冼氏为谯国夫人,开设谯国夫人幕府,置长史以下官属,给予印章,许其调发部落六州兵马,如有紧急军情可便宜行事。封冯盎为高州刺史,赦免冯暄并封为罗州刺史。独孤皇后赐给冼夫人一批首饰和宴会服装,冼夫人将此礼物和梁朝、陈朝所赐的东西,分别藏于库房里,逢年过节,把所赐物品陈列于庭中训示儿孙要维护国家统一,一心为国。


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广州为番州。番州总管赵讷贪污残虐,俚、僚族人民受不了,纷纷逃亡反抗。冼夫人派长史张融到京城长安,向朝廷报告赵讷罪行,提出安抚各族人民意见。隋文帝即派人到番州查实赵讷罪行,依法处决。委派冼夫人为使者到岭南各州郡安抚各族人民。此时,冼夫人已89岁高龄,亲自巡历十几州,俚、僚各族人民欢欣鼓舞,归附隋朝。隋文帝赐海南岛临振县1500户为冼夫人汤沐邑,并追封冯仆为崖州(海南岛)总管、平原郡公(今罗定地方)。受冼夫人直接管辖的地盘,从西江以南至海南岛,部落有十余万家。


冼夫人高年巡视州郡,辛劳过度,隋仁寿二年(602年)十一月二十四日,逝于高州都督府,朝廷送赙物丝织品一千段,封其为诚敬夫人。


冯盎,字明远,生于陈太建五年(573年),是冯仆第三子,由于冯家迁居良德县,史书称良德人。祖母冼夫人死去,潮、成等五州僚族叛变。隋朝接高州刺史冯盎奏请,派冯盎率兵讨平叛乱,授为金紫光禄大夫,漠阳太守(各史志均误刊为汉阳太守,阳春县志有刊正为漠阳太守),征调为左武卫大将军,领兵征高丽。隋朝大乱,冯盎奔回故乡。


唐武德三年(620年),原隋朝高凉通守冼宝彻据新州,投降江西叛隋首领林士弘,杀隋朝官吏。冯盎发兵攻打冼宝彻及其兄子冼智臣,冼、冯两军交战,冯盎脱去头盔高呼:“你们认识我冯盎么?”跟从冼宝彻叔侄部众,多抛弃刀枪盔甲罗拜,遂生擒宝彻、智臣。有人劝冯盎说:“自隋朝分崩离析,海内骚动,唐朝新建立,风教未及岭南,明公平定五岭二十余州,岂不能和赵佗相比?请上南越王称号。”冯盎说:“我冯氏统领南越已经五代,本州官长唯我冯氏一门,富贵已足。南越王称号不是我应闻。”武德四年(621年)唐军统帅李靖大军下云雾山南,占领阳春,置春州。当年秋分春州北境置勤州,传檄冯盎归顺。


武德五年(622年)七月,冯盎降唐,高祖分冯盎地盘为高、罗、春、白、崖、儋、林、振等八州,仍授冯盎为上柱国、高罗总管,封吴国公,不久改封越国公,拜其子智戴为春州刺史,撤销勤州归并于春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有人告冯盎反叛,冯盎发兵拒守境界,攻占新州。太宗诏左武卫将军蔺摹发江淮甲卒将要征讨。谏议大夫魏征劝谏不要发兵。太宗速派使者持檄文晓谕冯盎,盎即派长子、春州刺史智戴入朝为侍卫,太宗说:“魏征一句话,胜于十万兵。”遂命蔺摹罢兵。贞观五年(631年)冯盎亲到长安朝见唐太宗,回来讨平了罗、窦(信宜)各洞僚人的叛乱。太宗诏命冯智戴回高州慰省其父亲,赏赐物品甚多。冯盎善于治理地方,得民心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死。赠左骁卫大将军,荆州都督,刻石像立于唐太宗昭陵。


冯盎有子二十余人,唐永徽元年(650年),分原高州辖地为高、恩、潘三州。冯智戴为高州刺史,州治从阳江移至良德县(今高州),冯智为恩州刺史(州治在今阳江县),冯子猷为潘州刺史(州治在茂名潘坡,今为高州城)。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智戴死,刻石像立于唐高宗乾陵。其子冯君衡想世袭为高州刺史,皇帝武则天不允许。武则天为消除冯氏世袭,派讨击使李千里出兵进驻春州,再分春州北部设置勤州,骑兵驻在阳春漠阳江西岸马水一带。长安元年(701年)兵入高州,杀冯君衡。冼夫人及冯氏地方政权结束。


上一篇:柯里浓      下一篇:严中孚
版权所有 · 2011 阳春市图书馆
地址:广东省阳春市东湖益民路图书馆综合楼 联系电话:7733916